活動訊息:

--- 106年 12/1 期成末果發表會 在台北 劍潭活動中心 ---

各種教學模式

各種教學法
 (
) 基本的教學方法
   (A) 講述教學法 
   (B) 啟發式教學法  (師生對話)
   (C) 問題解決教學法
   (D) 探究教學法 (主體探索)
   (E) 討論教學法 (同儕討論)
   (F) 創造思考教學法
   (G) 翻轉教學   (教學科技)
 () 認知領域分類的教學方法
(A).情意領域之策略:角色扮演法、價值澄清法
(B).技能領域之策略:
示範教學法、練習教學法、精熟學習法、設計教學法、
    團體批判法、認知學徒法、敘發教學法、專案研究法、
    實驗操弄法、決策分析法、認知學徒制、腦力激盪法、
    教學遊戲法、練習教學法  團體批判法、道德討論教學法、
角色扮演、欣賞教學法、 設計教學法、實驗操弄法、
    發展教學法
(C). 認知領域之策略:講述教學法、合作教學法、角色扮演法、個案討論法


數位創新教學模式
1.   練習式 (Drill & Practice)
2.   遊戲式 ( Game)
3.   模擬式 (Simulation)
4.   數位說故事 (Digit Storytelling)
5.   合作學習 (Collaborated Learning)
6.   主題探究學習(Project Based Learning, PBL)
7.   問題導向學習(Problem Based Learning, PBL)
8.   網頁導向探究學習( Webquest) 

數位化教學策略

1. 網頁主題探究學習(WebQuest)
老師提供一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活動任務,學生必須用網路資源進行探究式學習活動,以完成任務。另一方面,學生也因為老師的任務設計及引導,學會如何搜尋網路資訊、分析整理、及小組的辯論修正中,提升對主題的了解及思考能力


WebQuest的主要教學項目
每個WebQuest課程及網頁一般包含以下六個教學項目:
情境簡介:
介紹單元背景與情境(如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),讓學習者了解目標與引起學習動機。
任務工作:
WebQuest 的核心部分,以問題解決為導向,具體說明學習者應完成的任務或問題(如寫信給報社主編、辦同樂會),以及最後需呈現的成果。
學習過程:
教師將學生學習過程明確分成許多小步驟,循序漸進引導學習者小組合作完成任務。例如教師可提出簡短建議(角色扮演的工作分配或是注意事項)、任務解決策略(腦力激盪法)以及人際關係建議等。
學習資源:
教師提供有助學習者完成任務所需的網路資源清單,或是參考書目、錄影帶及相關領域專家等非網路性資源,幫助學習者專注在主題內容。
學習評量:
明確告知學習者成果評量的準則、要求和條件,著重高層次思考,評量準則可分為小組及個人。
總  結:
教師對任務進行整體回顧,引導學生複習所學,鼓勵學習者將經驗應用於未來其他學科領域。

2. 數位說故事 (Digital Storytelling
  
本課程的目標是在訓練學生具有使用新科技來說故事的能力,而數位匯流下的敘事,說故事者除了要有使用科技的能力,同時也要有說故事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如何善用數位科技的特性(例如超鏈結、超文本、多媒體、互動性)來說故事。科技不只是一種重要的表達的方法,亦對於思考與創新的敘事能力的培養有相當大的助益,本文綜合學者對於科技與內容的理念,以及根據學生的意見設計「數位溝通與敘事」課程(見表一),此一課程設計採取了理論與技術兼顧的概念。本課程中除了排入老師的理論講述,亦教導新科技的使用,引導學生去思考創新。
表一:數位溝通與敘事能力課程大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日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課程內容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2/09/18 課程說明 人類社會的傳播(溝通)過程
2012/09/25 符號運用與意義表達
2012/10/02 敘事:說故事的方法
2012/10/09 數位文字(超鏈結與互動文本)
2012/10/16 音樂在數位敘事上的應用
2012/10/23 作業觀摩:用音樂說故事
2012/10/30 slide show的理論與技巧
2012/11/06 作業觀摩:用slide show說故事
2012/11/06 作業觀摩:用slide show說故事
2012/11/13 資訊視覺化理論與技巧
2012/11/20 作業觀摩:用資訊圖像說故事
2012/11/27 PPT的呈現技巧
2012/12/04 作業觀摩:用PPT說故事
2012/12/11 數位影音說故事的理論與技巧
2012/12/18 作業觀摩:數位影音說故事
2012/12/25 數位多媒體原理與個案觀摩
2013/01/01 放假
2013/01/08 期末報告(用數位多媒體說故事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3. 結合本位課程
(一)學校本位課程的定義
學校本位課程是以學校的教學理念及學生需要為核心,以學校的教育人員為主題,以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,並考量校外社區的特色及大眾的期望,同時符應中央及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法令與政府的規範,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、設計、實施與評鑑。
(二)學校本位課程的特色
  主體應為教師
  是互動與對話的結果
  規劃應針對學校特色、學生需求
  參與人多元
  目標為達成教育目的
4.合作學習
      「在電腦科技為媒介的虛擬社會空間中,教師採用不限定形式的團體學習方式,協助學生共同學習重要的知識技能」,因此所謂網路合作學習的目標就是協助學生共同學習,在這樣的概念下,可以使用比網路合作學習更恰當的名詞:網路化團體學習。
       目前比較常見的網路合作學習,均以網路為溝通的媒介,溝通包含同時或不同時,使用的介面有討論版、留言版、EmailMSNLineSkype等。一個團體在網路上發表文章,是進行不同時、多對象的團體討論;有時團體會使用Email傳送信件,是進行不同時、雙向的討論;至於MSN則是同時、可能是雙向或多向的溝通。另外有一種特別的網路合作學習是互連,把個人工作的資料存成網頁,團體成員檢查彼此網頁的內容,並互連彼此的網頁,作為達成共識的方法,形成合作的效果,這也是一種網路學習方式。
5. 學習社群
    建立網路部落格 (Blog): 學習者透過網際網路溝通、互動。衍伸產生的網路社群。資訊科技發達後,學習者間的互動,有了變化,可以不用再面對面,仍然可以進行互動。這類的社群稱之為線上學習社群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